首页 单位简介 教育科研 学术论坛 基地建设 合作交流 党建工作
山东省教育科研网
教改实践
综合简报 |
教改实践
综合简报
栏目热点
1.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
2. 关于2022年度山东省教育科..
3. 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研究院简..
4. 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研究院关..
5. 2021山东省青少年文化艺术..
6. 2020年山东省家庭教育论坛..
7. 第三届山东省家庭教育论坛在济..
8. 青春,在复兴征程上闪闪发光
站长推荐
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 ..
3. 山东省优化布局 扩优提质 扎..
4. 省社科联办公室党支部 省青少..
5. 孟久儿:落实“四个严禁” 保..
6. 李建民: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
7. 习近平: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
8.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综合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改实践 > 详情 
马毅飞: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理路、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发布时间:8/24/2023  浏览次数:4433
马毅飞: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理路、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浏览字体:   】      发布时间:2023-08-15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色。“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在科学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政策演进和内涵要义的基础上,有效厘清当前课程改革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明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进路,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理路
  强劲的政策推动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全国教育大会等多个场合,就劳动教育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进一步细化劳动教育目标、内容、实施途径等方面的要求,加强对劳动教育的专业指导。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将劳动教育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等作出系统规定。从意见到指导纲要再到新课程标准的层层推进,展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政策理路,在政策目标、政策理念、政策举措等方面都呈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变革意蕴。
    (一)政策目标指向“立德树人”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教育政策设计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劳动和劳动教育问题,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国家对劳动教育的定位不同,政策目标也呈现阶段性特征。1957年,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培养劳动者”成为新中国教育的总体目标。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讲话再次明确了“培养劳动者”的教育目标。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注重挖掘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价值。从通过德育、智育、体育培养劳动者,到通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的性质和定位发生了转变,标志着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实现了从工具性价值向存在性价值的转化。在构建五育并举的新教育体系方面,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个方面的课程紧密联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确定的同一时空里,向着立德树人这一共同目标和谐迈进。
    (二)政策理念凸显“素养导向”
  培育劳动素养是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倡导的核心理念。意见明确要求“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指导纲要将正确的劳动观念、必备的劳动能力、积极的劳动精神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作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确立了劳动素养的基本结构框架。以此为基础,新课程标准从劳动课程的育人功能出发,结合劳动素养的结构特征和学生身心发展要求,将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确定为劳动素养的四个方面,阐述了各学段学生的劳动素养要求。其中,劳动观念强调培育学生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等方面的基本态度和情感;劳动能力强调培养学生顺利完成与个体年龄及生理特点相适宜的劳动任务所需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劳动习惯和品质强调通过经常性的劳动实践,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行为倾向和品格特征;劳动精神强调培养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所秉持的信念信仰和人格特质。劳动素养的四个方面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整体。
    (三)政策举措注重“整体协同”
  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强化课程实施的一体化设计,促进学科间横向联系和学段间纵向衔接,推动形成五育并举的全方位育人格局。一是整体性设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意见强调劳动教育要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指导纲要提出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与要求。新课程标准基于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的课程目标,建构了各学段有机衔接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体系。二是一体化确定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新时代劳动教育遵循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原则,将教育内容分为生产劳动教育和非生产劳动教育。考虑到各学段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又将非生产劳动教育分为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并要求各学段围绕三类劳动教育内容,构建结构清晰、内容开放的课程结构。总体来看,三类教育内容的分布情况可以根据学段安排,但各方面内容都要涵盖。三是协同式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新时代劳动教育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如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设立劳动周、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及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等,主张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实施。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困境
  陆续出台的一系列制度文件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为了解劳动教育政策落实情况和劳动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课题组以相关政策文件为依据编制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72所中小学校开展抽样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各地各校积极落实国家政策要求,通过开设劳动课、设立劳动周、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等多种方式,推动劳动教育课程落地。但受思想认识、实践基础和制度文化的影响,劳动教育在课程地位、课程资源、课程保障等方面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
   (一)课程地位边缘化
  独立设课是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关键举措。意见要求“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强调大中小学设立必修课程和劳动周。其中,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从调研情况来看,超80%的学校已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小学、初中、高中的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比例分别为91.1%、87.1%和79%。虽然多数学校已将劳动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之中,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博弈以及边缘化、片面化与形式化现象。
  第一,劳动课程“副科”色彩明显,独立开课比率偏低。调研发现,多数学校并未完全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落实劳动课程开设要求,课程设置以统筹安排为主,独立开课的学校仅占30%。一些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独特育人价值认识不足,将劳动课程作为“副科”对待,弱化了劳动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与五育并举的新时代育人要求相悖离。
  第二,课程目标理解偏差,课程实施出现异化现象。由于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导致课程实施中出现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实质把握不到位的现象。例如,部分学校将劳动教育窄化为劳动技术教育、泛化为学生所有学习活动、异化为“劳动一日游”等游学活动。
  第三,教师课程认同感较低,课程实施存在“去课程化”倾向。在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影响下,教师对劳动课程的认同感偏低,一些教师把实施劳动课程当作一种额外的行政任务,缺乏热情与责任意识。同时,课时挤占和浮于表面的学科融合加剧了劳动课程实施的“去课程化”倾向,导致劳动教育课程地位进一步降低。
  (二)课程资源薄弱化
  虽然国家已经颁布了关于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纲要和新课程标准,但劳动教育的实施还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撑。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因素,其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大中小学劳动课程资源建设进展较为缓慢。
  第一,课程资源建设缺乏系统规划。指导纲要明确了学校是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当地和本校实际,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但由于部分学校缺乏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顶层设计和深度挖掘,导致课程资源在学段、年级间的递进性不强且存在脱节或重复问题。例如:在从劳动技术教育向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转变方面不得要领;课程资源建设偏向劳动技能的培养,忽视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协同性培育。
  第二,劳动教材建设缺乏学理规范。教材是劳动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和核心资源。随着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各地、各校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建设,涌现一批劳动教育教材、读本和指导手册。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劳动教育教材编写人员,多数编者对劳动教育进教材缺乏专门化和系统性研究,难以准确把握其学理依据和内在规律,导致教材内容编排随意性较大,“有机融入”演化成“随机融入”,严重影响了教材的使用效果和育人价值。 
  第三,劳动实践活动缺乏场地支持。劳动场地、劳动设施及劳动环境是劳动课程实施最基础的资源。调研发现,目前影响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主要问题是场地和材料的缺乏。例如:劳动课程的实施场地仍以教室和校园为主;学校内部普遍缺乏劳动实践教室,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数量不足、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让学生在不真实的劳动场地中开展劳动实践,会导致劳动教育课程陷入效果不佳的窘境。
  (三)课程保障滞后化
  劳动课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师资、经费、制度与机制等方面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劳动课程实施的各项保障条件日益完善。从调研情况来看,多数学校已明确劳动课程教师,设立劳动教育经费,积极探索与建立劳动教育评估激励制度和协同实施机制。但是与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现实需求相比,各项保障条件还明显滞后。
  第一,师资队伍不稳定。调研发现,虽然多数学校已明确劳动课程教师,但专兼职教师配备比例差异较大。数据显示,有90.3%的中小学校明确了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但兼职教师占比高达96.5%。高兼职率的师资结构,使劳动课程教师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大大增加。加之,教师投入劳动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精力有限,导致他们在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上往往难以适应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
  第二,专项经费不充足。调研发现,有65.1%的中小学已统筹安排公用经费开展劳动教育。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学在劳动教育经费上平均投入19.51万元。其中,东部地区落实经费保障的中小学比例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学校经费投入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总体来看,中小学劳动教育经费投入存在保障率不高、区域差异较大、专项经费不足等问题。 
  第三,评价制度不完善。科学完备的督导制度与评价制度对促进劳动课程的目标实现、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调研发现,全国仅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行劳动教育保障职责情况和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督导,且多数学校未将劳动课程实施纳入评价范围。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不科学、监督评价制度不健全弱化了劳动课程应有的重要地位,致使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不科学的情况。
  第四,协同机制不健全。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协同实施机制, 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从调研情况来看,家校社协同共育的劳动课程实施机制还有待完善。例如:在家校协同方面,有的家长还存在开展劳动教育会占用孩子学习时间的顾虑,以及消极配合学校劳动教育的问题,为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带来了阻力;在社会支持方面,依然存在宣传氛围营造不够、社会组织参与意愿不强、资源共享机制不畅、鼓励社会投入劳动教育的政策不明等问题,增加了劳动课程的实施难度。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进路
  (一)秉持立德树人宗旨,整体提升劳动教育课程地位
  “育人”是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统领下,劳动课程是五育并举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要锚定立德树人价值坐标,着力提升课程地位,充分发挥综合育人功能。
  第一,加强宣传引导,彰显劳动课程育人价值。各利益相关者对劳动课程重要意义和育人价值的体认,直接影响劳动课程的实施效果。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劳动课程融入育人方式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等多样化的活动,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引导教师、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理解劳动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与重要价值,支持与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
  第二,强化政策引领,加强劳动课程实施指导。针对实践中存在的劳动课程边缘化、劳动与教育“两张皮”、将劳动教育简化为生产劳动等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注重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具体指导和专业支持。近年来,教育部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首届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高端研讨会;发布了《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遴选了一批劳动教育示范区;将劳动教育教学成果纳入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评奖范围,这些措施有效推动了劳动教育课程的落地。
  第三,开齐开足课程,夯实劳动课程的地位。将学时开足、将课程开好,是明确劳动课程地位、提升劳动课程育人效果的基本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完善督导办法,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的督导与检查。同时,还应逐步健全劳动课程实施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对劳动课程的认同度和执行力度,提升教师实施劳动课程的责任意识,确保将劳动课程开足、开好。
   (二)坚持核心素养导向,着力丰富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劳动素养要求是对学生在完成阶段性劳动课程学习后需要达成的素养表现的总体刻画。新时代劳动课程改革应从课程要培育的劳动素养出发,加强系统谋划,以劳动课程模式开发、劳动教育进教材和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着力丰富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最终实现“化知识为素养”的教育目标。
  第一,系统谋划课程资源建设。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在把握劳动课程总体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劳动课程性质,对课程资源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要推动劳动课程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及美育课程的有机融合,以促进学校五育并举课程体系的整体发展;要强化不同学段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增强课程资源在不同学段、年级间的递进性;要推进劳动课程与社会资源的有机整合,注重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中的隐性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融合学校文化、地域文化的特色课程资源。
  第二,加强劳动课程模式研发。课程模式是课程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课程模式的建构有利于保障课程的有序深入和有效实施。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专家学者以及教师等多元主体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劳动素养要求和教育内容,开发、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的多元化课程模式,供不同地区、学段的教师选择与使用。这种相对成熟的课程模式,既可以保障劳动课程资源的多样性与开放性,又能够确保劳动课程育人的方向性和科学性。
  第三,优化劳动教育教材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地使用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教材(含实践指导手册、教科书、读本等)40余种,但多数教材未按照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内容结构和编排方式都有待完善。鉴于此,出版机构、教研机构、学校等教材开发主体应深入研究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教材落实机制,遵照课程标准要求,不断优化劳动教育内容体系,改进教材结构与教材编排方式,推出更多高质量教材,为劳动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推进劳动实践基地建设。针对劳动课程实施场地缺乏问题,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和机制建设,充分调动多方积极性,合理开发和配置劳动教育资源,打造共建共享的劳动实践场所。例如,天津市充分利用相关单位现有的劳动实践场所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已建成2000多个市、区、校实践基地(场所),初步形成了市、区、校三级劳动实践场所格局,从而更好地满足了学校多样化的劳动实践需求。
  (三)健全协同共育机制,持续强化劳动教育课程保障
  新时代劳动课程改革要进一步促进全社会劳动教育力量的有效整合,加强师资、经费和体制机制建设,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保障体系。
  第一,建设专业化的劳动师资队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要关注劳动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探索专题讲座、案例研讨、工作坊研修、现场观摩、跟岗研修等混合式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率。学校要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劳动课程规划和教研,深入理解劳动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育人理念和实施方式,以提高他们的劳动课程实施能力。
  第二,建立多渠道的经费保障机制。针对劳动教育专项经费不足问题,各地要加强中央补助资金和自有经费的统筹协调,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课程服务。学校要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以保障劳动课程的实施,并为劳动设施配备、劳动场所建设、劳动实践活动开展、劳动课程教师培训等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第三,健全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劳动教育评价具有风向标和压舱石的作用。当前劳动教育存在形式化、片面化和边缘化问题,尤其需要加强督导与评价。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多方协同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多元主体的评价作用,积极探索以教师为主体,课程专家、学生、行政人员、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格局;要建设科学的课程评价标准,依据意见、指导纲要及新课程标准等,形成基于劳动素养的评价指标;要优化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结合,兼顾家庭劳动实践评价与社会劳动实践评价,运用多样化评价方式持续、全面地反馈信息。
  第四,完善多主体的协同合作机制。新时代劳动课程目标的实现不能仅靠单一的劳动教育实践机制,需要学校、家庭共同努力,在空间上无缝衔接,在时间上持续贯穿。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协作,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学校要始终以开放的姿态与家庭、社区紧密合作,促进课堂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劳动课程实施环境。
  来源 | 《课程·教材·教法》2023年第5期
  作者 | 马毅飞(中国教科院教育法治与教育标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上一条:国家语委修订印发《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
友情链接: 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研究院  山东社科网  山东省现代文化旅游研究院  灯塔-党建在线  山东省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网  山东机关建设网  山东省齐鲁文化旅游培训网 
Copyright © 山东省教育科研网 版权所有:山东省教育科研网
电话:0531-82076188;E-mail:kexuejie@126.com;
鲁ICP备14028533号-1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