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位简介 教育科研 学术论坛 基地建设 合作交流 党建工作
山东省教育科研网
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
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栏目热点

2020年山东省家庭教育论坛..
1. 2020年山东省家庭教育论坛..
2. 陈大康:文学研究与数学思想方..
3. 葛剑雄:黄河:中华民族的魂,..
4. 山东省公布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创..
5. “冰丝带”“冰坛”冬奥场馆迎..
6. 2019凤阳明中都国际马拉松..
7. “冰丝带”“冰坛”冬奥场馆迎..
8. 燃!“我要上自治区运动会”第..
站长推荐
1. 李建民: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
2. 2020年山东省家庭教育论坛..
3. 孟久儿: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回..
4. 金紫薇:加快构建校家社协同育..
5. 王新波:怎样增强职教适应性与..
6. 马晓强:教育强国建设的四个视..
7. 安雪慧等:中等职业教育:城乡..
8. 中华文字承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
学术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成果 > 详情 
马晓强:教育强国建设的四个视角
发布时间:8/24/2023  浏览次数:720
马晓强:教育强国建设的四个视角

【浏览字体:   】      发布时间:2023-08-15      来源:《教育研究》

  我们正处在强国建设伟大时代。立足伟大时代,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首要问题就是在历史总结、比较分析和前瞻预测中,全面深刻认识未来12年教育强国建设的地位、方位、重点和路径。
一、教育强国:是基础,也是引领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民族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素质提升为目标,将每一个人的自信、自强和自立,凝聚为一个民族思想、文化、制度和道路的自信,进而奠定民族复兴伟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一步凸显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践中教育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聚焦教育强国建设,进一步强调指出教育强国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首先,战略先导体现在新时代“两步走”发展战略安排,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比,教育要提前15年左右建成教育强国,从而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其次,教育在精神和文化等方面不可或缺的指引作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底蕴作为支持。一个国家的强大,表面上是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实力表现,深层次上则是精神和文化的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导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坚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都要求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二者不可偏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撑。教育通过提升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物质文明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教育同样肩负提升人们精神追求的重要使命。
二、教育强国建设:看成就,也要看差距
  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启了加快推进教育强国新征程,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机制更加健全。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全面超过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8年 ;全面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问题,基础教育质量为世界所公认;高等学校成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要阵地,全球排名位次整体大幅前移,100多个学科进入世界前千分之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连续11年保持在4%以上,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全覆盖,教师队伍建设更有规模、更有质量;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国,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教育领域新老问题相互交织。城乡、区域、学校、群众之间教育差距依然存在;农村中小学相对薄弱,普惠性幼儿园保障程度低,乡村教育仍是短板;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完善,教育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数字化转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对教育强国建设、实施路径和推进策略提出新要求。与科技发展相比,教育也相对滞后。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的创新指数2022年已位居全球第11位,人才竞争力指数2022年位居全球第36位。根据英国数字科学公司2022年10月最新分析报告,基于5个指标的分析,中国可能在10年内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全球研究领域的主导。中国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球教育强国的排名中,根据我们的研究也可排在前25位之内。从对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的贡献看, 相关报告和研究显示:202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教育对GDP的贡献没有较一致的看法,但大部分研究的结论显示,贡献率在30%以下。总体上看,科技强国建设相对快一些,人才强国和教育强国相对落后,一方面是教育发展的长周期性和滞后性,另一方面也更加凸显了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基础性地位和紧迫性要求。
三、教育强国:看人口,更要看人才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国情。巨大人口规模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蓬勃动力的同时,也带来现实挑战。如何将我国人口“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力度与质量。规模巨大的人口是红利还是包袱?教育至关重要。2022年,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3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其中高中以上学历超过92%,高等教育学历超过55%,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民族素质得到了稳步提高。
  但正在发生的人口结构变化也将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低生育率的长期化直接影响各级教育学龄人口规模明显变化;劳动年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与世界教育强国相比仍有差距;2020年,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研究人员达到1 585人,世界教育强国平均水平为5 641人;2015—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国内统计范围采用普通本专科与研究生在校生合计数)研究生占比保持在8.7%,而同期发达国家(地区)平均水平均在20%以上,其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为24.4%,高收入国家(地区)为22.5%,欧盟更是高达32.7%。印度该指标值也在13%以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必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源、把人口红利转型为人才红利作为教育强国的核心使命,以教育强国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教育强国建设:看“如何”,更要看“何为”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在阐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之后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两个高质量之间的关系深刻揭示了教育“如何”与教育“何为”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在强国并起、你来我往的世界历史长河中,教育以培育英才、创新科技、赓续文明为使命,成为推动实现国强民富的最深刻、最持久和最磅礴的动力。从世界各主要强国的发展历程看,教育落后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常态,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一旦起飞,将呈现加速领先发展态势。在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中爆发出来的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对科技创新的渴求刺激教育发展,而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素质劳动者迅速就业,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中顺利应用,极大地激励了教育规模发展,促进学校更大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形成了政府—学校—市场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例如,1913年,美国钢、铁、煤的产量,已等于英国、法国、德国三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总和,但当美国超越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时候,其高等教育和基础科学研究被嘲笑为欧洲的“高中”教育水平,而非“高等”教育。美国的教育水平特别是高等教育仍然被欧洲嘲笑,被认为是只有欧洲高中教育的水平。但是随后美国的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巨大的人才需求当中迅速发展起来。1870年,德国统一后在短短30年时间里就达到英国近百年的经济发展水平,日本大约用了50年时间就跨越了两次工业革命后所经历的教育大发展。这都是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需求中得到跨越式发展的典型代表。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就必须要把教育的发展放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和布局,一方面,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和科学路径;另一方面,也反映总书记对教育强国建设寄予厚望、信任和信心。在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教育应有大作为,也必然能够在伟大实践中体现不可或缺的价值、使命和担当。
 
来源 | 《教育研究》工作论文 2023年第6期
作者 | 马晓强(中国教科院教育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上一条:安雪慧等:中等职业教育:城乡共同富裕的基础路径——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下一条:王新波:怎样增强职教适应性与吸引力
友情链接: 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研究院  山东社科网  山东省现代文化旅游研究院  灯塔-党建在线  山东省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网  山东机关建设网  山东省齐鲁文化旅游培训网 
Copyright © 山东省教育科研网 版权所有:山东省教育科研网
电话:0531-82076188;E-mail:kexuejie@126.com;
鲁ICP备14028533号-1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