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位简介 教育科研 学术论坛 基地建设 合作交流 党建工作
山东省教育科研网
教育时评
教育时评 |
教育时评
教育时评
栏目热点
1. 孟久儿:落实“四个严禁” 保..
2. 吴键:推进五育并举应以促进学..
3. 彭妮娅:留学生谨防电信诈骗“..
4. 这十年,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
5. “强基计划”在人才培养上应该..
6. 壮乡百色赓续红色精神
7. 古田会议放光芒 革命薪火永相..
8.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国际经..
站长推荐
1. 孟久儿:落实“四个严禁” 保..
2. 创一流学科 育拔尖人才(深聚..
3. “五个重大关系”:教育强国建..
4. 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的..
5. 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强国..
6. 吴键:推进五育并举应以促进学..
7. 彭妮娅:留学生谨防电信诈骗“..
8. 翁秋怡、王春春、饶燕婷:加强..
教育时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时评 > 详情 
激扬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力
发布时间:5/23/2022  浏览次数:1263
激扬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力
2022-05-16 作者:段丹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作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这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始终激励着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践行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的使命,推动各学科全方位发展。六年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感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精神精华,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2021年,马克思手稿《布鲁塞尔笔记》第四笔记本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透过早已泛黄的纸张和久经岁月洗礼的字迹,众多观众与马克思跨越历史时空展开精神对话,再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求索与影响人类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历史瞬间。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人类历史上展现了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过程,给中国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更指导马克思主义学术创新不断走向深入。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正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思想与实践前提。自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设立为一级学科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扎实推进,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学理创新研究。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强调,要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学科建设进入内涵式发展、创新式发展和协调性发展的新阶段。仅2018年,全国高校该学科点获批科研项目共计6000项。在2020年第八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11项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一等奖。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国各学科点年均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类别学术著作超过1000部,发表学术论文超过15000篇。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集中全党的智慧,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许多带有本质性、规律性的科学解答,提出了一系列融通中外、具有普遍意义的新思想新理念,极大地指导了马克思主义学科与学术研究的创新发展,显著扭转了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现象。“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只有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的实践创造,才能使研究的成果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洪向华说。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生动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与学术创新实践的有机结合。《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余条意见和建议。人民的法典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领航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时代性,对持续66年的民法典编纂工作是一次“大考”,对学术研究则提出了严整的学理命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文显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一文获评《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以强烈的学术创新性引领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阐释,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科学的理论是成功实践的先导。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够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研究,实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稳步前行,更加需要我们着力深化实质性的学术创新,为建成学术强国而不懈努力。

  实践发展有新篇,理论探索无止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正经历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创新创造进程,面对的风险矛盾之多、改革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在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的双重维度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更要科学把握学术发展前沿,才能展现中国学术与时俱进与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强盛学术中国。

“三大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擦亮学术成果的创新特质,才能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切实履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实践,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体现”要求,即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六年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聚焦新时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着眼学科学术发展前沿,形成了一大批有思想含量、学术分量、对策质量的研究成果。

  中国史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学术发展史和丰富的学理创新遗产。在艰苦的历史条件和研究环境中,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自觉开辟了中国史学发展道路,为推进中国特色史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史学工作者接续实现“三大体系”建设这一重大学术任务,是庄严而光荣的历史使命,更是新时代赋予的重大责任。

  作为国家级多学科综合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扎实推进有力地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延绵赓续。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表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变化,注意观察从文明因素的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是推进历史学、考古学研究不断取得创新成果的科学方法论。比如,根据良渚、陶寺、石峁等都邑性遗址的实际考古材料,坚持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必然能够提出判断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即生产和城市;社会分工和分化,出现阶级,出现王权和国家。这有力地冲破了国际上被一度奉为圭臬的冶金术、文字的使用和城市的出现是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志的藩篱。“下一步的任务,就是要在继续深化理论研究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把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向国内外有效介绍,让中华五千多年的辉煌文明史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王巍谈道。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样深刻影响着世界学术发展进程。当今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认为,中国是世界上“40年来唯一没有出现过系统性经济危机的国家”,这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学理创新提供了实践的沃土,因此,“中国是一座理论创新的金矿”,“千万不要坐在金矿上去挖煤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学术发展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为世界瞩目,更为推进经济学领域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特别是中国经验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与实践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中鲜明指出:“现在,各种经济学理论五花八门,但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能是别的什么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绝不是“黑板经济学”理论和封闭式的象牙塔学者所能承担的重大学术任务。1987年,美国经济学家德怀特·H.帕金斯为他与三位合作者的研究成果《发展经济学》一书撰写中文版序言时,就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国的发展道路,应由本国自行决定,并不存在可供别国照抄照搬而又可望获得成功的发展模式。发展所提出的课题,亦就是吸取他国经验以设计适于本国国情的战略。”当代中国经验和发展道路展现的创新价值与世界意义,不仅为很多西方学者所关注,而且迫切需要我们以高度的历史自信和学术自信,扎实推进创造性学术实践进程。

  围绕有效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三大体系”建设,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方颖认为,立足中国丰富的改革经验与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的学风非常重要,必须从专业性、系统性角度切实解决学科建设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不够密切的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实践中提炼出原创性成果,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际影响力。未来,要进一步推动新兴学科、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的发展。“注重大数据时代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通过研究方法的创新,在数字经济、碳中和经济学等新兴领域迅速取得优势,引领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的发展。”方颖举例说。

  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使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强化学术研究的主体能力建设,增强学术成果的原创生产质量,是关键环节。以不忘本来为根本和坚实基础,以吸收外来为参考和重要资源,以面向未来为愿景和理论前瞻,就一定能够推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一宏大的事业不断走深走实。

  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牢牢抓住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植根中国实际做学问,以人民为中心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学问,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用中国学术构建学术中国,为世界学术发展贡献中国学理智慧,是“三大体系”建设弥久而不渝的现实任务。

深化国际学术交流和文明互鉴

  世界文明的魅力在于多姿多彩,每种文明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这指明了在中国与世界的多维交往中,学术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场域,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要回答具体学术问题,更要解答时代宏大课题,肩负着重要的国际交往使命。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目标在于释放文明正能量,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

  2021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和20多个国家的百余位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主题,从历史性和现实性视角,展开跨学科的深度学术对话,展示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原创性前沿成果,彰显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集中各个学科力量共议“国之大者”的能力与潜力。回顾与中国学界40年的交往,93岁高龄的日本早稻田大学前校长西原春夫感慨,如今中国人民的生活变得多么幸福,一目了然。从中国实践的伟大变化展开正确分析,有助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努力方向。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考察中华大地上取得的伟大发展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世界舞台上出现的风云突变和演绎的秩序变化,我们更加感知到人类文明进程正在进入一个重塑过程。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齐卫平表示,我们党是在大风大浪的磨难淬炼中成长壮大起来的,是任何挑战和风险都难不住、压不倒、摧不垮的。面对当今世界变化,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创造的辉煌成就、积累的丰富经验,充分体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有能力、有底气和有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向前推进。然而,这并不等于前进的路上我们可以驾轻就熟,高枕无忧了。在齐卫平看来,身处大变革时代,推进伟大事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从新时代伟大实践的要求出发,对接党和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在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为回答和解决“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提供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答案。

  六年来,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是中国学术“走出去”的努力方向。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表示,党和政府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战略规划,不仅有效提升了中国学术在全球交往中的声量,而且切实增强了中国学术在国际学术百家争鸣场域中的话语权。从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出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全球传播领域工作者要合力推进学理创新与传播创新,将这两大领域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深度结合,将价值(学理)与使用价值(传播)有机统一起来,切实提升学术中国之声在全球的覆盖率、触达率和接受度,建设好平衡健康的国际知识生产和传播体系。

  作为重要的标识性概念,“一带一路”倡议具有不可估量的时代价值,既彰显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传统,又赋予其鲜明的当代实践特征。洪向华认为,21世纪的中国发展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问题域,聚焦诸多丰富而深刻的研究议题与基础理论创新空间,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变被动传播为主动交往,就一定能够增强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发挥引领作用。

  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仅要回首历史,积极传承,坚守学术传统正道,而且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锐意发展创新。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要在理论与实践、现实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多维建构中,切实激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力。唯其如此,中国学术才能日益走近世界学术舞台中央,才能不断为人类的学术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条:崔保师:教育研究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强大力量
下一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国际经验与启示
友情链接: 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研究院  山东社科网  山东省现代文化旅游研究院  灯塔-党建在线  山东省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网  山东机关建设网  山东省齐鲁文化旅游培训网  山东省未来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会  山东省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Copyright © 山东省教育科研网 版权所有:山东省教育科研网
电话:0531-82076188;E-mail:kexuejie@126.com;
鲁ICP备14028533号-1

微信公众平台